為謳歌祖國70年建設成就,贊頌邊防軍人良好的精神風貌,活躍基層文化氛圍,近日,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旅以女兵為主體組建的“文藝輕騎隊”,下連隊上哨所,進訓練場登船艇,去抗戰老兵家到福利院、貧困村巡回演出,讓大家從文化節目中,感受部隊黨委情注基層、情暖邊關、情系老區的深厚情意。
上哨位、進戰位、在崗位,只要有官兵的地方,輕騎隊就把歡歌笑語送到身邊——
唱響戍邊軍人的歌
“來了,來了,‘文藝輕騎隊’來了……”正在該旅教導隊的輪訓官兵將歡迎的標語掛起來,喜慶的鑼鼓敲起來,質樸的邊防官兵以最熱情的方式迎接輕騎隊官兵的到來。
這是“文藝輕騎隊”慰問演出的第一站。隊員們與官兵圍坐在一起,歡呼歌唱。戰士們激動地說:“精彩的節目,讓我們感受到了旅黨委的關心關懷,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女兵們排練節目背后的艱辛?!?/p>
演出結束,女兵們顧不上休息,又頂著烈日奔赴百里外的駐訓場,把黨委慰問送給駐訓官兵。
“置身在環境艱苦的駐訓場,看著戰友們被曬得黝黑的臉龐,我心里總是涌起陣陣感動?!弊呦攣杼?,隊員們眼含熱淚,“看到吃苦不言苦的戰友,他們真的無愧于邊防線上最可敬的人?!?/p>
把最好的祝福獻給最可敬的人。女兵白天來回奔波為一線官兵送去精彩的節目,晚上回到營區還熬夜做手工報。女兵排將手工報鄭重交給哨所的時候,在場官兵紛紛起立,向女兵們致以最崇高的敬禮。
一路真情,一路高歌;帶著囑托,風雨兼程?!拔囊漲崞鋃印繃苷?,逐個哨所慰問演出。維東和八號閘是慰問演出的最后兩個哨所,海拔高,條件艱苦。置身于哨所,望著茫茫大山,聆聽著官兵們日夜守衛巡邏的驚險故事,隊員們濕了眼眶。她們忘記了一路的辛苦,紛紛拿出自己的最佳狀態,傾情為戰士們演出。
演出慰問不落一人,溫暖送達官兵心間。當得知還有3名官兵因為執勤而無法觀看演出時,隊員們直赴哨位,為他們舉辦了“沒有麥克風的專場演出”。
鉆山溝、進密林、走村屯,“文藝輕騎隊”情系抗戰老兵,圍坐膝前、深情高歌——
開在抗戰老兵家的專場演出
白山,是東北抗聯精神的發源地、四保臨江戰役的主戰場,曾有無數英雄先烈,為了民族解放英勇殺敵,流血犧牲。
“我們文藝輕騎隊,就是要把紅色文化送到基層一線,送給我們最崇敬的英雄?!鋇彌叻老呱匣褂兄疃嘟≡詰目拐嚼媳?,大家一致決定,不但讓老人家看到演出,而且還要登門去演。
文藝輕騎隊去三道溝哨所慰問演出時,來到97歲抗戰老兵翁君庭家。
“老英雄,我們來看您了!”剛進屋,女兵們就圍在翁老膝前?!敖裉?,我們就把演出專場開在您家里?!?/p>
93歲的抗戰老兵劉長俊得知有官兵要來,他早早地換上了軍裝。
一進門,老兵的軍禮,讓隊員們倍感親切。接下來,她們為劉老測血壓、量體溫,細心地檢查身體。在劉老的房間里,隊員們一個個登場表演。94歲抗戰老兵張瑞靈、王吉昌,99歲抗戰老兵李振夏,95歲抗戰老兵英若富……一個月來,演出隊走進轄區7位老兵家里,為他們進行專場慰問演出。醫學院畢業的女兵還帶著醫療器械為老兵們檢查身體,送上藥品,用實際行動向老英雄們表達無限的崇敬之情。
進社區、走村屯,演出隊翻山越嶺,驅車千里,把歡歌笑語、精彩演出送給對口幫扶的敬老院、貧困村——
獻給邊區群眾的感恩演出
沒有舞臺,他們依托廣場搭建臨時舞臺;沒有燈光,節目同樣精彩奪目?!拔囊漲崞鋃印卑研悼逋?、敬老院,為幫扶的老區群眾獻上了一臺臺精彩的視聽盛宴。
長白縣馬鹿溝鎮南尖頭村是該旅對口幫扶的貧困村。為讓群眾感受到部隊的關心關注,增強脫貧攻堅的信心決心,部隊把“文藝輕騎隊”拉到村里,為村民們進行慰問演出。
長白縣十二道溝敬老院是駐地哨所幫帶的單位之一。為讓老人們與官兵一起聯歡,哨所官兵主動將舞臺從哨所搬到敬老院。
曲終人不散,余音仍裊裊?!拔囊漲崞鋃印毖不匱莩黿崾?,官兵們真情的歌聲留在了千里邊防線上,濃濃的情意烙進了哨所官兵、抗戰老兵、邊區人民的心里,成為軍民同心強邊固防、富民興邊的強大精神動力。
(來源:長白山日報)
|